隔震支座厂家

继往开来谋发展,砥砺奋进再扬帆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地震局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郑国光同志的带领下,新一届中国地震局党组认真谋划发展思路,狠抓重点工作落实,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带领地震部门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做出了卓越贡献。

防震减灾事业始终坚持不忘初心,服务人民。我国是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地震分布广、震级高、震源浅、灾害重、社会影响大。防震减灾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热切期待,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始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以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为己任,不畏艰难、长期攻关。早在 1966 年,邢台地震发生后,2600 多名来自各行各业的科技人员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立即奔赴灾区,开展了多学科的观测与研究,探索地震预报这个世界公认科学难题。历次地震发生后,广大地震科技人员都第一时间投身抗震救灾工作,迅速测定地震参数,分析研判余震趋势,调查评估灾情损失,科学实施生命营救,为夺取抗震救灾伟大胜利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

“十二五”以来,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减轻地震灾害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第五代国家地震区划图采用了小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动预测等核心技术,充分考虑“极罕遇地震”对社会经济带来的灾难性冲击,消除了不设防地区。减隔震技术蓬勃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我国已有各类减隔震建筑 6000 余幢,约占世界的一半,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站楼等一批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采用了减隔震技术。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地域特色设计的各类抗震技术使得农村安全民居工程惠及 6000 多万人,千百年来我国农村不设防的状况正在逐步改变,新建地震安全农居基本实现了 6 级地震人员零死亡。活动断层科学探查从定性调查迈向定量研究,高分卫星、激光探测与测量等技术逐步推广应用,探测精度不断提高,为城乡规划和工程建设避让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高速铁路地震预警及紧急处置技术历经 4 年联合攻关,突破了 P 波预警、阈值报警等关键技术,主要指标达到目前世界先进水平,已在部分线路开展示范应用,使我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拥有高速铁路地震预警技术的国家。成功开发第三代核电地震预警系统,全面满足美国、欧盟以及中国核电相关标准。

防震减灾事业始终坚持提升业务能力,创新发展。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地震科技已经处于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通过实施“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地震科技工程,建成了包括 1300 多个测震台站和 2900 多个前兆测项的全国地震观测网络,实现了我国地震监测从模拟记录向数字化记录的跨越。自主研发了地震参数自动测定系统,攻克了地震参数自动测定“快”与“准”的重大技术难题,国内地震 3 分钟内可完成自动速报。发展了地震实时定位、震级及烈度实时测定和大震震源破裂特征等预警关键技术,初步建立了地震预警技术系统。地震应急产品产出水平大幅提升,震后 2 小时左右即可陆续产出主震参数、余震序列、余震精定位等十几种产品。基于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地震信息公共服务近年来快速发展,目前可在一分钟覆盖上亿用户。灾情快速获取、地震应急响应处置与智能搜索救援装备研发等取得进展,在国内外重大地震应急救援行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我国防震减灾事业从最初单一的监测预报工作,拓展到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和科技创新的“3+1”工作体系,业务领域不断拓宽,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这其中无不体现着地震科技进步的内在驱动和支撑。

防震减灾事业始终坚持瞄准科学前沿,引领进步。经过几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我国在地震科学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和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地震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和大陆地震活动地块理论,开展地震预测实践,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发展了绿色人工震源探测技术,探索地下结构微小变化,在国际上首次突破内河流域主动源激发和数据接收技术。提出地震亚失稳前兆物理模型,使在实验室模拟地震孕育发生过程成为可能,并尝试进行野外试验比对。在国际上首次突破基于性态抗震理论的核心关键技术难题,获得 2015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地震震源研究、地震学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评价。

我国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将搭载 8 个自主研发的卫星载荷,计划于今年发射,届时我国将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在轨运行多载荷高精度地球物理类观测卫星的国家。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计划(ChinArray)顺利实施,获取了南北地震带约 200 万平方公里的地下精细结构,数据质量和处理结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研制高灵敏度新型测氢仪和测汞仪,国家重大仪器专项支持的绝对重力仪、海洋矢量测量仪研发取得重要突破,有望形成产品,打破国际垄断。

防震减灾事业始终坚持开放合作,走向世界。在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地震科技合作,在更大范围参与全球防震减灾,始终是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多年来,依托我国地震科技进步,防震减灾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合作内容更加务实。目前,我们已与全球 77 个国家、13 个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与其中 40 余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地震合作协议。近十年来,发挥我国地震观测技术优势,为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老挝、缅甸和萨摩亚等国援建了 40 个地震台站。正在实施的中国—东盟地震海啸监测预警系统将整合 30 个地震台站,实现对中国南海及邻近区域的地震海啸监测预警。中国国际救援队共赴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海地、日本和尼泊尔等国执行 10 余次地震救援任务。与美国共同资助 5 次联合国亚太地区地震应急演练,来自 43 个国家的 900 名官员和搜救队员参与演练。派遣专家作为测评导师指导了新加坡、德国、捷克等 10 个国家救援队的建设。

援建萨摩亚地震台网项目、中国—白俄罗斯地震减灾协议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外事活动成果。配合李克强总理外事活动,签署中韩地震和火山灾害管理谅解备忘录、巴基斯坦地震台网项目交接及中印地震合作协议。积极配合“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与相关国家的地震科技合作,积极参与中国—东盟、澜沧江—湄公河、金砖国家等框架下的合作交流。援外台网建设和国际地震救援已经成为我国地震援外的两个品牌项目。

防震减灾事业始终坚持人才为先,凝神聚力。防震减灾事业始终把人才作为立业之基,在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历程中,培养锻炼了一批地震科学专业人才,砺炼出了心系人民、恪尽职守,知难而进、勇于创新的地震人风貌,老一辈地震学家执着的事业情怀、严谨的治学态度、卓越的学术造诣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永远值得我们敬仰。这种优良传统和精神风貌在几代地震人当中薪火相传、发扬光大,激励感召一批批优秀科技人员纷纷投身防震减灾事业,在各个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一支以地震系统科研院所、测量和工程中心、省级地震机构为主体,集科研、开发、服务为一体的地震科技专业队伍,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富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领域。在国家有关部门、高等院校以及有关企业中,一大批优秀科技人员积极从事和献身防震减灾工作,为我国地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同时,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在地震科技相关领域的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了重要职务,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在习近平总书记“7.28”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讲话精神一周年到来之际,中国地震局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广泛凝聚部门、行业和社会乃至国际力量,向地球深部进军,向防震减灾发力,大力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努力实现地震科技创新重大突破,显著增强我国地震科技整体实力,不断提升地震工作服务和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向着建成世界地震科技强国的目标不断迈进!

正文完
 
kdmin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kdmin 2021-10-15发表,共计3181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隔震支座厂家
评论(没有评论)
隔震支座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