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支座厂家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先睹为快!静待运河之舟扬帆启航

大运河畔,城市副中心绿心,一座“运河之舟”扬起古韵风帆,静待启航。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之中,目前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实现外立面亮相,预计今年底工程竣工,明年年底向公众开放。近日,记者探访了正在建设中的大运河博物馆。

布局处处巧思

声音分区让观众的心逐步静下来

一艘“古船”坚实厚重,一挂“巨帆”高高扬起,其间穿过一条水街……站在博物馆前,观众共享大厅和主楼两座建筑映入眼帘,船、帆、水的元素融入建筑设计之中,描绘出一幅古运河图景。

“观众共享大厅和主楼,一北一南,相对独立,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建设办负责人张宇介绍,观众共享大厅开放式集展览陈列、数字化动态展示、教育活动、观众互动体验功能于一体,能够实现更灵活的博物馆开放模式;主楼由藏品库房、文物修复、展览陈列、宣传教育等区域组成,博物馆展览陈列包括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及临时展览,并设置儿童展厅、科普展厅。

“观众进入博物馆,最先经过的就是这里,这是博物馆的主入口,分为上下两层,无论是从地面搭乘公共交通或者骑行,还是搭乘地铁或是从地下停车场出来,观众都能便利地进入博物馆,这个区域包括安检、寄存处、票务咨询等功能。”观众共享大厅入口处,张宇指着一片椭圆形的露天区域,描述着未来观众进入博物馆的直观感受:顺畅有序地排队进馆,马上就会被第一个“露天展厅”吸引,“为突出运河文化元素,我们找到了白石桥的桥板进行复原展示,同时还展示了清代以治水为内容的碑刻,观众进馆之初就能感受大运河的文化氛围。”

让观众走进博物馆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设计者的巧思。通过声学设计,博物馆在内部功能布局上实现了动静分区。“从入口处的服务区,到观众共享大厅,再到主楼,安静等级层层递进。”张宇说,服务区的嘈杂、安检的“嘀嘀声”等噪音都会被控制在椭圆形的入口区内;随后来到的观众共享大厅是相对安静的,这里的开放式展陈空间将承担更多博物馆教育、文化活动;最后进入主楼就到了绝对安静区,观众可以完全静下心来感受展览的魅力,“通过三个功能区的过渡,让观众的心逐步静下来。”

观众共享大厅

两层高“码头”上看运河

观众共享大厅近 2 万平方米的空间内,有一座通高两层的“码头”,下沉观演厅、报告厅、融合厅等功能区一应俱全。“在这个空间,我们希望营造一种在码头上看运河河畔的感觉。”张宇说。

一片下沉的半圆形区域内,虽然墙面和地面还是灰压压的一片,阶梯式的结构已经非常明显。“这个完全开放的空间是我们的下沉观演厅,除了两侧的通道,中间的阶梯都是座位。”站在高高的台阶旁,张宇道出对这片区域的规划和构想,“为孩子们设计的博物馆教育课程、展览的开幕式和推介会、舞台表演、发布会等,都可以在这里举办。这里也可以是观众休息、交流的场所。”

下沉观演厅隔壁,一层是一间 300 座的报告厅,这里将承担举办学术报告、交流论坛、小型演出等活动,配备了同声传译室、化妆间、休息室等配套设施。报告厅下方是满足 4D 放映功能的融合厅,厅内有三面环形放映屏、200 个座椅,“我们计划推出两部反映大运河与北京的 4D 影片,讲述千年运河带动北京城兴盛的历史,将来在融合厅里放映。”

与首博本馆不同,这里把给孩子们的社教活动空间从地下搬到了一层,环境更美更舒适了。“将来孩子们在这里活动时,可以透过玻璃幕墙看到外面的绿心公园。”张宇说,观众共享大厅内部的空间也实现了按声音细化,“孩子们的活动空间相对嘈杂,我们把它设计在整个大厅的尾部,既不影响其他观众参观,还和下沉观演厅、报告厅、融合厅形成一整套的活动区域。”

三条线到主楼

透过两个“洞”看隔震新技术

从观众共享大厅到主楼,有三条路线——从一层穿过水街,或通过二层连廊,或穿行地下一层的连廊展厅。

观众共享大厅西南侧,一条景观水系贯穿两组建筑。“这里正好是水街的入口,是大运河博物馆两组建筑之间的‘金边银角’。”张宇指着主楼紧邻着玻璃幕墙的一片区域说,“这里我们设计了一个文博互动区,未来将举办各类的文博交流活动,特别是一些适合年轻人的文化活动,请文博专家和观众近距离交流互动。博物馆闭馆时,这里还能独立开放,让博物馆更亲近观众。”

观众穿行水街时,可以通过玻璃幕墙看到博物馆内部。博物馆结合玻璃幕墙空间设计展陈内容,让不进馆的观众也能感受博物馆的魅力。在夜间,水街照常对公众开放,使整个水街区域形成一个“永不落幕的展区”。

地下一层的连廊设计也别出心裁。“如果只是走过一个连廊,观众会觉得枯燥,我们把这部分空间拓宽,打造成一个连廊展厅。将来观众可以通过观看展览的方式,达到穿行的目的,让参观更有趣,也更有意义。”张宇介绍。

连廊展厅的尽头,靠近主楼建筑的柱基挖开了两个规整的“洞”,这是施工遗留下来的“事故”?张宇揭秘,透过这两个“洞”,可以看到博物馆参与建筑设计的细心考量。原来,为了保护博物馆里的文物,博物馆对主楼整体建筑进行了隔震处理,采用隔震新技术,在建筑的 242 根柱基下方都加装了隔震垫。这相当于把建筑放在隔震平台上,一旦遇上地震,隔震垫自身摇摆,可以大大减少对上层建筑造成的危害,将地震波对博物馆的影响降到最低,保障文物安全。“目前,全国的博物馆里应用隔震技术的并不多,在北京我们是第一家。”张宇说。

大运河博物馆主楼建筑的柱基结构会展示出来,将这一区域打造成“隔震展厅”,向观众讲述博物馆的“隔震故事”,传播博物馆预防性保护的理念。未来观众走进展厅,不仅可以通过两个“洞”看到建筑柱基下方的隔震垫,还可以走到地下,近距离观看隔震结构。

悄悄“开箱亮宝”

“文物医院”直通主楼展厅

主楼内,五组主要展厅背后别有洞天,7000 余平方米的“文物医院”联通地下一层和地上两层,专门的文物通道方便馆藏文物从库房直达展厅。

这座“文物医院”的“科室”分布已经定了:地下一层主要是文保实验室,一层是有机质文物修复室,夹层是无机质文物修复室。“文物送进来,可以实现分析、诊断、修复等全流程的文物保护。”张宇说,为了最大限度减少文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流动,保护文物安全,文保功能区紧挨着文物库房,4 米宽的文物通道不仅与库房门配套,还可以直通 5 部液压电梯,其中 3 部负责文物运输、2 部兼顾展具运输。文物乘着离布展展厅最近的电梯就可以直达展厅后方,与观众参观流线互不交织。“观众实际上感觉不到我们在布展。既保障了文物安全,又不影响其他展厅正常开放。”

为了增强观众对博物馆和文物的理解,文保功能区内还会设置专门的文保展示区,专业修复师将在这里展示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和修复技术,数字化修复等文保“高科技”也将呈现。未来,博物馆的文物库房也会“开箱亮宝”。按照规划,主楼内除了基本陈列展厅、专题展厅和临时展厅,还将在一层设置仓储式陈列展厅,带给观众别样的观展体验。

主楼内,每一处空间都被充分利用。二层连廊进入楼内的区域形成一处建筑高差,利用这一高差,设计者将在地面和墙面描绘出三维立体的画面,打造立体式开放展示,观众从连廊进入主楼,就会看到“人在画中游”的景象。此外,博物馆还利用建筑特殊的造型结构,在建筑制高点设置了文博交流中心,未来将结合不同主题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一层出口处则设置了 500 平方米的文创体验空间,让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

正文完
 
kdmin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kdmin 2022-08-18发表,共计2914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隔震支座厂家
评论(没有评论)
隔震支座厂家